“长城6号”国家反恐怖演习开始举行

  2009年6月9日,我国“长城6号”国家反恐怖演习的首个课目——处置“核脏弹”爆炸恐怖袭击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行。

  此次“长城6号”系列演习分为处置“核脏弹”爆炸恐怖袭击、处置城市多点连环恐怖袭击、处置化工厂爆炸恐怖袭击等3个课目,将在内蒙古、山西、河北等地连续演练。

  据介绍,“长城6号”国家反恐怖演习从实战出发,主要检验国家、地方相关反恐应急力量的应急机制、协同配合和处置能力。演习的情况设置,着眼于当前国际国内主要恐怖威胁的发展变化,涉及核和辐射、化学、爆炸、劫持、枪击等多种样式。
 

 

6月9日,特警在装备防毒设备。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特警在装备防毒设备。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特警队员严防“恐怖分子”突破包围圈。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特警队员严防“恐怖分子”突破包围圈。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负责包围“恐怖分子”的特警对“可疑人员”进行搜查。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负责包围“恐怖分子”的特警对“可疑人员”进行搜查。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全副武装的特警在演习中对“核脏弹”爆炸现场进行检测。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全副武装的特警在演习中对“核脏弹”爆炸现场进行检测。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全副武装的特警对“核脏弹”爆炸现场的“受伤人员”进行救助。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6月9日,全副武装的特警对“核脏弹”爆炸现场的“受伤人员”进行救助。
图片:新华社发(摄影:郑焕松)

上一篇:防化服着装训练-示范者唐僧

下一篇:7.13吉木萨尔县维稳应急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