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當我們學習駕駛電單車時,導師會向我們說電單車在有一定速度下(20-30km/h開始)要轉彎,主要是靠傾斜車身來啟動轉彎的動作。

這個道理相信大家都知道,但導師好像沒有解釋為什麼會出現這現象。

原因可能是如果以正統學術角度來解釋電單車的轉向原理,恐怕不是正常人會感到興趣的話題。現在我們嘗試用學術以外的方法來簡單說明一下:

inter';} else {this.onclick=null}" border=0>

都係有D唔明?透過以下一個簡單例子,我們嘗試避開煩厭的學術探討來解釋到反手軑的運作原理:

下圖正說明橫放一個杯口比杯底闊的水杯,把它推動後,水杯會以較窄的杯底為軸心轉動。

如果把右圖【2】平放中的水杯,想像成為電單車向左傾斜的輪胎:杯口是輪胎中央部份的直徑,杯底是輪胎左沿直徑較短的位置。

輕推水杯,水杯會向左轉。同樣道理,電單車也會轉左。這說明了電單車因為輪胎形狀的關係,傾斜車身便會有轉向的本能。如果水杯的闊窄比例越大,轉動時所造出的圓週會較小。同樣道理,如果電單車的車身越傾斜,所做出的轉向幅度也會較急較大。

以下是推軑的操作方法(其實很簡單很易記):

 

推軑和反手軑有什麼分別? 其實大家都係講緊Counter Steering,不同的地方是舵角幅度的大小。反手軑的幅度大到可以用肉眼見到,而推軑的幅度很難用肉眼分辨,但車身卻感應到,從而縮短了電單車轉向的時間。

我們需要什麼?只是推軑便足夠。反手軑技術是越野車手在抓地力很差的賽道上使用,或者是擁有越野技術根基的專業車手,在賽道上用作縮短轉向半徑時施展出來的高階技術。也有更多情況是焦急的車手在出彎時過早開油令尾輪打滑,便需要以反手軑技術來嘗試救車,成功則令人讚嘆,失敗的話便要準備來一個high-side炒車事件。

不論你知道或是不知道,當你駕駛電單車轉彎時,其實你已經運用了推軑的技術。如果沒有的話,你轉彎一定轉得又慢又難看。

要令電單車更高速地轉向,利用身體改變電單車的重心只是第二法門。第一法門便是推軑技術。推軑技術運用得好,可以令電單車更快更穩定地進入傾斜狀態。

以下是改善推軑技巧的守則: 再看看下圖Alex在駕駛Tricker 250轉左灣的動作: 利用手掌近腕部的位置進行推軑。手指保持放鬆,切勿緊握把手。除了令手指更靈活準備操作掣動桿和極力子桿外,右手也可避免影響油門的開啟角度

要感受推軑的作用,單手轉彎是很好的練習。當然不是像思思般單手飛跪。而是在安全的情況下在直路只用左手持軑,然後輕推把手,你會發現車身馬上偏向左邊,反之亦然。摩托车意外年年有,这几年好象特別多。原因可能是多位名人巨星相继离开人世有关。人包铁,是驾驶摩托的先天性缺陷。。所以锻炼驾驶技巧,提倡警觉性驾驶,应该是我们要重视的。

建造马路唯一的目标,只是让我们从这到那,纯粹是运输用途,並不适合任何速度竞赛。其实摩托车要玩得安全玩的过瘾,速度并不是唯一擇。相反,慢車也有慢車的乐趣和难度。

要把摩托车速控制在步行的速度之內前进,或进行急转弯,难度可以比开快车更高。这需要上乘的平衡功夫和细腻操控技巧。可是慢车操控所帶来的官能刺激不及快车高,可观性也欠奉,所以一般车友 很容易便忽略了慢车技巧的重要性。

以下我转贴些慢车急转弯的技巧,希望给大家有所帮助,香港早就已经有慢车转弯的比赛了

港汽車高級駕駛協會有所謂「一杯水比賽」,用意考驗駕駛者對油門和離合器的操控技術是否柔順。競技方法是讓各參賽者在車頭放一杯水,然後在他們在最短時間內由A點駛去B點,經過一輪開開停停和轉左轉右後,誰人能保留最多清水在杯內者勝。

我們在上次已經指出這項比賽放在電單車上雖然很難,但並未能充份考驗電單車的駕駛技術。因為電單車轉向是需要把車身傾斜的,當車身傾側的角度越大,轉彎所需的半徑便越少,也越考驗駕駛者的平衡能力和駕馭技術 。在「一杯水」的比賽中,技術高的駕駛者可能在第一個彎便把杯內的清水倒掉了大半。

要令電單車有效率地轉向,光靠扭動把手是不足夠的。最有效令電單車轉向的方法是讓車身傾斜。我們在高速駕駛中,自覺或不知覺地使出「推軑」動作來轉向,目的正是讓車身加快作出傾斜動作。所以如何讓自己克服對車身傾斜的恐懼,也是十分重要的一環。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近日老編從書架中找到一本封了塵的日本材料,原稿是慢駛大師柏秀樹先生在機車雜誌Big Machine連載的片段集腋而成。老編重溫了他的慢駛技巧,覺得有很多地方值得讓新手借鏡學習。於是老編便動手整理資料,參考了柏秀樹先生和其他高手的意見,編錄成鐵騎網誌的「慢車急轉彎」。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什麼支撐著他不會跌車呢?

關鍵在於向心力 (Centripetal Force)。轉動的車輪能保持不倒,靠的便是向心力。當車輪轉得越快,要令車輪傾斜的力度便要越大。但在慢車急轉彎中,來自車輪的向心力並不足夠支撐著車身做出傾斜動作。為補不足,我們需要尋找額外的向心力。那麼額外的向心力可以從那裡獲得補充呢?

答案是來自運作中的引擎。當引擎運作時,汽缸內的活塞上下運動,曲軸也在急速轉動,這都是提供額外向心力的來源。當騎士維持一定的引擎轉數,並控制離合器在磨擦點附近徘徊,適時適量地提供動力予尾輪,車身便可以慢速中也得到足夠向心力來支撐轉急彎所需的傾斜角度。

要令電單車能否在慢速中轉急彎或做出一個很尖銳的U-turn掉頭動作,主導成敗的關鍵在於駕駛技術。擁有一部操控上得心應手的電單車來進行慢車急轉彎練習,無疑會事倍功半,倍添樂趣。在未討論駕駛技術前,我們先看看何謂一部「好」的電單車。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1)轉向幾何 構成電單車轉向幾何的項目有軸距、前傾角、拖曳距和把手最大轉向角度。當軸距、前傾角和拖曳距的數值越少,把手最大轉向角度的數值越大,表現會越好。 2)離地距 這不是單純指車體離地面的最低距離,而是ground clearance。即是腳踏或死氣喉在觸地前,車身能做出的最大傾斜角度。容許的斜傾角度越大,表現越佳。 3)人車重心 - 車身重心應集中在引擎附近。坐位高度與引擎的距離,會影響著人車重心的分佈是否集中。前置低座比起後置高座會有較佳表現。車身重量輕的車也會比車身重的電單車,佔有明顯優勢。
  慢車急轉彎 慢車轉急彎的技巧,在於五個動作的綜合運用: 扭動把手 + 油門控制 + 離合器控制 + 傾斜車身/身體姿勢 + 後掣動控制 。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1)把手的扭動 和快車不同,慢車時把手需要更大的扭動角度,才能成功轉出急彎。很多時需要扭盡把手,方能轉出理想角度。

2)油門的控制 - (必需和離合器作緊密配合)扭油筒的操作較溫和,油門開啟角度只是少許便足夠。一般情況下都應固定油門的開啟角度,只是利用離合器和尾掣動來調整車速。為避免破壞車身的平衡,油門不應快速開和關。一般是定油操作,但當車身需要更大動力時,可以增加油門開啟的角度。波段停留在一波是最佳選擇,能在低轉時提供最大扭力。

 

3)離合器的控制 離合器的收放,是控制車速的重要工具。適當的離合器和油門運用,能營造出「行路快過你開車」的平衡技巧我們應按照當時需要利用極力子調整傳達至尾輪的動力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雙臂保持彎曲,切忌挺直 留意手掌和把手的接合角度和力度,雙臂不要內夾

  首先我們應尋找和熟習離合器的「磨擦點」(即引擎的動力開始與尾輪銜接的一刻)在那裡。利用半拉半放極力子桿的技巧,即所謂「跣」極力子來保持車身平衡和控制車速。扣下離合器同時增加油門開啟角度,會增加引擎的空轉,有效幫助穩定車身。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扭盡把手轉向時,內彎手臂容易和身體碰在一起,應該有意識地與上身保持距離

4)傾斜車身/身體姿勢 這兩部份是不可分割的技巧。直線慢駛時,雙膝夾著油缸,雙腳應 腳尖向前地平放在腳踏上,不應離開腳踏。

當電單車要轉彎時,上身採用與車身反方向的傾斜來取得平衡,是為「外傾法」。在轉向時頭部和腰部先扭向轉向的方向,放遠視線來提早計劃行車路線,減低緊急修正的機會,別望近處地下!除非你想跌車!否則視線應放在你想去的地方。利用視線帶領身體,再由身體帶領機車出彎。

 

利用外傾姿勢過彎時,可坐在座位前方的外沿,幫助平衡車身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5)掣動的控制 和正常行車不同,慢車時單靠後掣動已有足夠力量去調整車速。右腳掌輕輕放在掣動腳踏之上以便操作,移動腳掌有機會破壞平衡。避免施加前掣動,當遇上困境時施加前制動會加劇破壞車身的平衡。右手的手指請勿觸摸掣動桿,避免不經意地啟動了前掣動。結合極力子的運用,我們可以隨意控制車速而不會破壞平衡。例如當發現車速過高時,拉下極力子讓動力離開磨擦點。如車速仍然過高,輕踏尾掣動。當發現車速過低時,放開尾掣動。如車速仍然過低,輕放極力子桿進入磨擦點,讓動力重新傳達至尾輪。
 

<<練習時間>>

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點解要練習?除左可以提升自我駕駛技術之外,及早練習定,遲D參加鐵騎網誌舉辦的【慢車急轉彎】慢駛比賽,做番場好戲俾人睇,唔好俾人話電單車淨係識得快,我地都識得慢o既!推把过弯技巧(蚊子转帖,新手慎用)

 

上一篇:BMW酷装摩托横跨欧非美 帅哥演绎完美记录片

下一篇:08年唐山凤凰杯邀请赛第2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