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举办突发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演习

 

演习总指挥邓小兵常务副市长(左起第三位)坐阵指挥台

 副总指挥罗焯添局长在部署应急任务

 

医护人员将中毒人员(模拟)送上120急救车

 

身着防化服的环境监测人员整装待发

 

身着防化服的环境应急人员进入氰化物泄漏(假想)车间

 

 

 

 

2007年12月28日上午9点30分,中山市在阜沙镇举办了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联合演习。该次演习以某电路板公司氰化物泄漏造成环境污染事故为假想背景,由市环保局牵头,市府办、市委宣传部、市公安、消防部门、阜沙镇政府、中山电视台、中山日报、兴达电路板有限公司等十三家单位密切配合,在数小时内化解了威胁、消除了污染,成功处理了这一‘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取得了圆满的效果。

此次演习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小兵担任总指挥,市政府副秘书长叶富强、市环保局局长罗焯添担任副总指挥,指挥部办公室下辖八个应急组,分别是环境应急监察及事故调查组、环境应急监测组、技术专家组、围控清污组、信息发布组、应急救护组、社会维稳组及后勤保障组,分别由13家参演单位约100人组成。整个演习历时两个半小时,出动演习船艇3艘、污水运输槽车、消防车、应急指挥车各1辆,环境监察执法车6辆、环境监测车4辆(其中专业环境应急监测车1辆)。演习过程中,各相关部门在组织调度、交通管制、处置方式、器材装备、协调配合上总体良好,8个行动小组,能够实现快速反应、上下协调联动,展现出较好的环境应急处理能力。演习的现场情况基本能满足应急需要,达到了预期效果。

近年来,我国环境污染形势严峻,导致多起污染事件的发生,2004年四川沱江污染事件、2005年松花江污染事件、2006年广东北江镉污染事件给我们敲响了环境保护的警钟,同时也对政府应对突发环境污染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演习结束后,演习总指挥、常务副市长邓小兵在总结讲话时对此次演习给予充分肯定,并强调指出,各级、各有关部门和各企业必须高度认识环境污染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的重要意义,要在认真总结本次演习经验的基础上,切实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切实提高应急意识。二是进一步加强组织协调与通讯联络能力。三是各有关部门和企业要继续完善环境污染事故应急预案,现场处理人员要提高应变能力,环境事故处理要做到科学合理。四是市、镇(区)两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各种装备、设备必须配齐,有关企业也要配置一定的应急设备,应急现场处置要从难、从严、从快安排考虑。五是加大培训和演练的力度。最后要求大家要更加警惕和重视我市的环境安全问题,不断提高突发环境污染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我市顺利完成2007年总量减排工作任务

2007年,中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治污减排工作,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工作全局,坚持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并举的方针,大力推进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和全国生态市创建工作,强化环境执法和监督管理,在全市经济总量高速增长的同时,环境质量仍然保持在较好的水平。2007年我市顺利完成省下达的二氧化硫比2005年削减0.2万吨、化学需氧量比2005年削减0.6万吨的年度目标任务,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初见成效。

2006年9月至今,我市以文件形式颁布了总量控制计划,并与镇区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分区落实减排任务。目前我市成立了“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小兵担任组长。2007年12月,在市委书记陈根楷、省环保局李清局长的关心下,落实了市总量办10个市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事业编制,充实了总量控制工作办公室技术专业人员。

过去一年,我市采取有效措施,在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关停小火电、工业污染防治、推广清洁生产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使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得以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一是对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首期建设的补贴由原来320万元/万吨的标准增加到400万元/万吨,首期建设贷款由市财政对贷款资金贴息50%,时间为3年,并全面开征生活污水处理费。二是积极推进电力结构调整,引进优质清洁能源,大力发展天然气发电项目,落实小火电关停工作。三是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减排制度,把好环保准入关,加大执法监督力度,积极推动全市重点污染源在线监控系统建设。

下阶段,我市将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统一全市各级领导对治污减排工作的认识,加快镇区污水处理厂建设步伐,控制火电厂二氧化硫排放,严格实行总量减排制度,构建污染物减排的统计、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提升减排技术保障。确保完成省下达的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目标。

上一篇:长沙望城、特勤两中队成功处置一起氢氟酸泄漏事故

下一篇:省环境保护厅举行突发环境事件应急演习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