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驻哈某陆军预备役防化团接到上级关于支援打捞吉林化学原料桶的命令后,全体官兵火速集结开赴现场。本报记者得知消息后立即驾车追随部队采访。15时45分许,记者抵达吉林省扶余县乌金屯的松花江江畔打捞现场,成为省内第一个到达现场的记者。
打捞现场指挥部调集了环保、安监、消防、公安、交通、卫生等多个部门,上千名抢险人员在此全力拦截化学原料桶。
在打捞点的松花江面上,某部工兵团专业舟桥部队架设的浮桥将整个江面拦住三分之二。浮桥上面戴着防毒面具的数百名官兵正在用自制的铁杆拦截化学原料桶。4台挖沟机开上浮桥同官兵共同作战。
由于江面汇集大量漂浮物,水流又很急,现场打捞工作十分困难。16时35分许,部队官兵利用舟桥成功拦截住了第一只化学原料桶,桶体完好,没有产生白烟等现象。由于桶约重170公斤,官兵首先用自制铁杆将桶固定后,利用挖沟机将桶从江面捞取到浮桥上,浮桥上的叉车将桶搬运到货车上,再由专业人员将它移至帐篷内。
以浮桥为界的上下游江面上,由数十艘训练有素冲锋舟组成的编队在江面上奔腾呼啸,在松花江面上编织了一张舟网,对化学原料桶进行搜索、拦截、打捞。
夜幕降临,大型应急光源明灯高照,现场的官兵和打捞人员24小时轮流监守打捞现场。截至记者发稿时,乌金屯江段共打捞出化学原料桶20余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