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讯 (首席记者 高戬)今天上午,312国道附近一冷库发生氨气泄漏事故,消防、环保等部门紧急出动,截至记者发稿时,泄漏事故已基本得到控制,未造成人员伤亡。
该冷库位于312国道北侧、苏州肉联厂西面。上午9点半,记者和苏州市环保局环境应急与事故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同时赶到事发现场时,110巡警、园区苏虹路消防中队的两辆消防车已经赶到。一名巡警守在通往冷库的路口,消防员们正忙着从消防车上接水带,记者注意到,一名从冷库里出来的消防员佩戴着防毒面具,身上背着氧气瓶。十几名搬运工脸上蒙着湿毛巾,骑着三轮车从冷库里将一箱箱的冻肉抢出来。
当记者接近冷库时,嗅到了一股明显的氨气味道,眼睛和喉咙有些不舒服。消防员们正用水枪向冷库里喷水,据介绍,氨气可以溶解于水,这样做能有效降低冷库内的氨气浓度。随后,两名消防员从消防车里取出全套的防化服和防毒呼吸面具,迅速穿好后冲进冷库。过了一会儿,这两名消防员出了冷库,另两人马上帮他们脱下防化服穿到自己身上,接替他们继续抢险。
冷库的一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该冷库使用液态氨作为制冷剂,大概在上午9点左右,一根传输液氨的管道突然爆裂,液氨从破裂处泄漏并立即气化,在冷库里工作的人们立即撤离现场。
9点50分左右,消防员成功地用木楔堵住了破裂的液氨管道,此时,另两辆消防车也赶到现场增援。环保工作人员现场对氨气浓度进行了测量,发现冷库外围空气中的氨气浓度已降到安全范围之内。
到上午10点,此次泄漏事故得到了有效控制,现场未发现人员伤亡。目前,消防和环保人员正在对此事故作进一步调查。环保工作人员说,幸亏这起事故发生的地点远离居民区,否则后果将 十分严重。
链接;
氨是一种碱性物质,它对所接触的皮肤组织有腐蚀和刺激作用,可以吸收皮肤组织中的水分,使组织蛋白变性,并使组织脂肪皂化,破坏细胞膜结构。短期内吸入大量氨气后可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痰带血丝、胸闷、呼吸困难,可伴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严重者可发生肺水肿、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同时可能发生呼吸道刺激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