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潜水
×
深海狂喜
潜水有一种状态叫氮醉。
当压力增加时,空气溶入血液的量变多,相对氮残留在体内的量就越多,产生的症状和喝醉相似。
马丁尼法则是这么描述的:当你下到水下大约三十米时,感觉相当于喝一杯马丁尼。
这种状态有些危险。
此时,思维开始放缓,思绪慢慢涣散,但尚能意识到乐趣。海底世界,是色彩斑斓的植物?是奇形怪状的动物?是崎岖不平的地面?是变幻多端的环境?
无数次潜入海里的陈浛想了想,仍然觉得没有任何一个句式可以完整包含他在深海里所看到的景象。越往海底深处走,越发现不一样的世界,水下失重的环境,所有东西都被触手可及的蓝色包裹着。
那就像风暴的中央,没什么声音,却能听见自己的心跳和呼吸声。
陈浛做过记者,开过店,干过广告策划,担任过管理层。他也尝试过很多运动,在体育馆里打羽毛球他觉得没意思,接触不到大自然的健身馆他不喜欢,只有户外的、非常规的、玩的人不多的运动他才有兴趣,比如徒步、登山等。
在爱上潜水前,他喜欢骑马,因为在马背上有着平时难以企及的速度和自由感。在经济范围内玩了杭州能玩的马场、骑了能骑得到的马之后,突然有一天厌倦了。再这么玩下去,能骑的马都骑过了,想骑的都骑不起,又有什么意思?于是开始琢磨新的运动爱好。
他第一次体验潜水是在三亚。如果你去过海南三亚或是其他海滨城市,又不怕水的话,或许已经早早尝试过浮潜的乐趣。在教练的指导和陪同下,戴着面罩,咬着呼吸管潜个十几分钟半个小时,和游来游去的鱼儿打招呼,碰一下可爱的海底植物,然后,再让教练给你拍照留念。很多旅游点都有打包潜水项目的游程。
陈浛下海之后发现了海参,兴奋之下和许多人一样,摸摸碰碰,甚至胡乱抓了一大把出水面。这个行为让日后的他懊悔不已。“因为真正热爱潜水的人根本不会触碰海底任何一样生物。”
对潜水一见钟情后,陈浛去东南亚海岛学习正规的潜水。在泰国南部有一个破破烂烂的小海岛,叫koh tao,小岛附近海域盛产玳瑁海龟和绿毛龟,中文翻译为龟岛,这个听起来毫无名气的小岛是潜水爱好者心中著名的潜水胜地,是整个东南亚潜水教学的大本营。许多教练栖居这个海岛,以教学为生,闲来无事,除了潜水还是潜水。
去年,陈浛在那里考取了PADI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执照。现在全世界通用的潜水证书来源于PADI(专业潜水教练协会),PADI有开放水域初级潜水员和开放水域进阶潜水员等多种常用潜水员执照。
在旅游景点的潜水项目,许多游客下了水,潜到七八米耳朵就有些不舒服,陈浛说,那是没学会一个保持耳腔压力平衡的减压动作造成的。“潜水是严肃的运动,商业旅游让它有点变味了。”正规的潜水学习,首先是对自己负责,就像开车一样,如果没有经过严格的驾驶训练,拿到驾照,是不允许上路的,不然就是害人害己。
现在,陈浛一年要跑四次东南亚,今年6月去了泰国,9月去了菲律宾,不为旅游,不为出差,就为了好好地玩上几次潜水。“上瘾啊!”
因为对潜水的强烈热爱,他不断鼓动身边的好友加入潜水队伍,每一次去国外潜水,都要拉上一两个没玩过潜水的朋友一起出去。第一个被“同化”的是自己的太太小贝,小贝是电视台主持人,平时最怕太阳晒和皮肤变黑,但被陈浛带着玩了一次潜水之后,不可自拔地也喜欢上了,于是两人双双考了潜水证,在海洋世界里玩得不亦乐乎。
陈浛认识一个北京人,因为去龟岛潜过一次水,回北京辞掉工作后就回到小岛。他与当地一个diving shop签订了终身合同,作为潜水教练的回报,他可以免费潜水。
这让他艳羡不已。“我的教练说,我可以带学生了,他们刚好缺会中文的潜水教练。”陈浛的目光里有很多向往,“说不定我哪天背着个包,就去了。”
此外,陈浛以前吃鱼翅。玩潜水之后,别说鱼翅,就连普通的海鲜,他都不忍心动筷子。因为在水下见过它们鲜活自由的样子,很难忍受被装盘的尸体,人类还要大快朵颐。
“许多国外教练严格禁止学员触碰任何海底生物,甚至自己都是不吃鱼的。”
【重装上阵】
潜水/可以分为轻装备和重装备。在浮潜的时候有面镜、呼吸管和蛙鞋就行了,而水肺潜水还需要有重装备,如浮力调节装置、呼吸调节器、潜水仪表、气瓶等。一般的潜水爱好者只需要购买蛙鞋、面镜、潜水服这些基础的装备即可,像潜水电脑、浮力背心、气瓶等都可以在潜水点租借到。当然,对于女生来说,漂亮的潜水服也是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