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走进武警上海总队第五支队一大队四中队指导员办公室,正值午休时间,指导员黄延波正聚精会神地坐在电脑前玩《古墓丽影》的探险游戏。见到记者进门,黄指导马上同记者来了个“强有力”的握手,接着便扯开了话匣子。
在我们中队里找不到胖墩
黄延波所在的四中队是武警上海总队唯一一支防化中队,具体从事控防化学毒气、排除爆炸物、反恐等任务。说到队里的战士,黄延波很自豪:“他们虽然很年轻,但经过训练现在已经可以独当一面,且都有各自的绝活。”战士们平时生活很单调,训练——上岗——执勤——学习——睡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与普通战士不同,防化中队战士在专业训练时要穿着密不透气的防化服,头戴放毒呼吸器。比如最近天天近40摄氏度高温,中队照练不误。战士穿上防化服,立刻会被蒸出一身大汗,然后扛一个“伤员”绕操练场跑步,训练完身上起一层痱子已司空见惯,战士们把防化服戏称为“减肥衣”。“由于平时训练消耗体力非常大,战士个个练得铁骨铮铮,在我们四中队里找不到胖墩!”黄延波笑着说。
谈到收入,黄延波说,战士们吃住在连队,除了每月80元津贴之外,没有任何收入。当兵完全是一种信念,头上带着国徽,就意味着国家赋予了神圣的使命。战士拿着微薄的收入,但干的事情却是超负荷的。大热天站岗时太阳直射,地表温度达到70多摄氏度,枪杆根本摸不上手,汗滴在枪管上会嗤嗤冒白烟,在这种情况下一动不动地站两个小时是雷打不动的。
黄延波坦言,其实每个从军的人都想干一辈子,但这并不现实。有的战士复员后仍舍不得离开连队,自愿留下来转为志愿军,一月收入也只有600多元。
从没考虑“做这事会不会死”
在2001年APEC会议期间,防化中队接到任务:对浦东国际机场外围的可疑地区实施排摸,确保各国元首的专机安全起降机场。同时,四中队还在青浦318国道一卡点设卡,抓获7名网上通缉的嫌疑犯,搜没若干管制刀具和土枪,事后四中队荣立集体三等功。
黄延波说,在执行任务时,你面对的将是歹徒的枪械和恐怖分子埋藏的炸弹,但我们没有一个战士会顾虑“我做这件事会不会死”。军人嘛,就是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再现《一个苹果》的感人故事
老家河南的黄延波入伍三年,记者问及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黄延波不加思索地回答:战友之间的情谊。在上海轨道交通四号线抢险的任务中,四中队派了22名战士,冒着大雨干了一天一夜。
黄延波深有感触地说,在抢险中,一名战士在垒沙包时,鞋跑丢了,但他还在继续往前走,脑子只想着把堤坝筑起来。另一名战士穿着很厚的迷彩服,肩膀居然磨得鲜血淋淋。战士们看到涌进的江水就一个个扑通扑通往下跳。其实谁也没命令他们往下跳,战士就觉得跳下去堵一下,这个决口会延迟一会儿崩溃。那时大家的最大心愿就是:把这个堤坝堵住!晚上,战士睡在黄浦江边的草地里,当时天上在不停地下雨,蚊子叮咬也没了感觉。黄延波称:“战士的行为完全是靠一种信念在支撑着。”
最令人感动的是,有一瓶盐汽水送上第一线,大家轮流喝,可谁都不舍得多喝一点,这让人联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课文《一个苹果》。其实当时谁都能一口气喝个两三瓶,战士想让队长和指导员多喝一点,最后变成队长和指导员命令战士喝。无论你是官或兵,一瓶水拿到手里都直接喝,没人用手擦瓶口的。
![]() 防化中队战士正在进行专业训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