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消防“浓烟哥”的四年成长史

  按: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相继发生恶性火灾事故,广西钦州的85后“浓烟哥”等一批消防英雄由此进入网友视野。然而“英雄”二字不是铜墙铁壁,每次闯入火场的战士,个个也都是血肉之躯。在苏州消防支队特勤一中队,我们近距离观察这些85后消防战士,发现英雄二字的背后,也有紧张和害怕,但关键时刻,他们都曾取下自己的呼吸器,让给受困人员。也正因为如此,“浓烟哥”们对平安的守护,显得更具人性的光辉。
                                
  黄成敏,1989年生,苏州支队特勤一中队副班长,入伍四年,参加灭火作战和抢险救援上百次,救出被困群众120余人次。追寻他的4年消防兵轨迹,新一代消防战士的形象,渐渐成形——

  第一年:第一次入火场 错把冰箱门当房门

  见过官兵在火场中迅速救人的画面,钦佩的同时,还会有这样的疑问,我们的官兵何以在浓烟中视物并找到被困者。答案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神奇,黄成敏说,“冲进火场的次数多了,就有经验了。”事实上,他第一次参加灭火救援的紧张程度,不会比普通人遭遇火灾好多少。
                                
  2008年3月的一天,虎丘新村一处公寓起火。本来带领他们的班长因为临时有突发状况需要处置,先行进入火场搜救的,就只有他和另一名战士。
                                
  楼道里满是黑烟,视线一下没了焦点,他俩一边摸着墙壁向上走,一边注意是否有人昏倒在楼梯上。黑暗让他的感触细微起来,“非常紧张,心跳得很快,好像要从喉咙口跳出来”。
                                
  进入房间,黄成敏摸到一扇门,打开,想进去。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他努力钻,反复钻,就是进不去;他急了,关上“门”又重新打开,还是进不去。直到他镇静下来,意识到这是扇冰箱门。
                                
  确认屋内没有人员被困后,两人开始返回,却怎么也找不到出口,最后两人还是摸着水带撤了出来。
                                
  时至今日,冲进火场的刹那,紧张还会本能地随之而来,但是黄成敏和战友们已经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些情绪。在前一周,黄成敏和他所在的特勤一中队还成功扑救了彩香二村的火灾,救出被困人员19名。

  第二年:第一次零度下水 忽略身体感受只管救人

  2009年1月的一天,河山花园幼儿园附近的小河中,一名女子正扑腾着挣出水面,她因失足掉入水中。黄成敏和战友到达现场时,女子的挣扎已经趋向微弱,头部在河水中时隐时现。天空正下着小雪,水面的温度将近零摄氏度,黄成敏顾不得多想,穿起装备跳下河。直到女子被救上岸送往医院,在战友的提醒下,他才发现身体几近冻僵,手脚已经麻木。
                                
  这段经历之所以在他的记忆中如此清晰,是因为这是他第一次在零摄氏度左右的水下救人。“刚下水的时候,非常非常冷,感觉腿脚都在失去自主能力,但现实情况容不得我多想,毕竟人命关天。”此后类似的救援,黄成敏总结出经验,“最好的应对方式,就是尽量缩小甚至忽略自己的内心感受,只关注如何救人。”

  第三年:备战省消防铁军大赛“背着假人,我想妈妈了”

  2010年上半年,黄成敏入选支队集训队,备战全省消防铁军大赛的3000米长跑项目,并最终获得该项目第一名。这一年,他深切体会到“坚持”的意义。
                                
  每天早上5点,长跑队就开始一天40公里的“征程”。上午,从木渎跑到寒山寺,又从寒山寺跑回来,如此两个来回,吃中饭;下午,攀登灵岩山10次,吃晚饭。令人惊讶的是,这些训练,都由他们自发完成,没有任何人监督。
                                
  正是夏天烈日当头的天气,他脚上的皮破了又破,磨出的血泡变成老茧又变成血泡。
                                
  心理到达极限时,是有一天他身上背着假人跑向终点的时候,他的眼睛酸涩了,“突然很想我妈妈,很想给妈妈打个电话。”但是一到终点,他又开始另一个来回。
                                
  等到从领奖台上拿到奖杯,喜悦像泡泡一样从他身体里冒出来:“我们这一代,经常被批评做事无耐性,这次,我终于向他们证明我是一个合格的消防兵。”

  第四年:伤员痛楚触动年轻的心“我要做一个全能消防兵”

  今年3月,沪宁高速上一辆卡车和一辆面包车激烈相撞,面包车内5名人员被卡无法脱困。战士们到达现场后对车体展开破拆,可是当他们看到其中一名受困人员时,都有点呆住了:激烈的碰撞,使车上的一根钢筋从这个受困人员的腿上对穿而过,伤口处已经血肉模糊,更忧心的是,受困人员腿上的钢筋必须被切断一部分,才能脱困。
                                
  黄成敏临危受命,力持镇定地进行切割,可是细密的汗,还是从他背上冒出来,“只要想象一下,一动这根钢筋他就会有多痛,我就很紧张。我破拆过机器和车门,但是在人体上切断一根钢筋,还是第一次。”那个人痛得麻木的脸,此后一周不断在他脑海重现。
                                
  回来后他到处打听切割要点,他说,“如果我是一个全能消防兵,伤员就可以少受点痛楚。”黄成敏也正认真向这个方向努力着。

上一篇:19岁消防烈士王志勇再次感动安阳

下一篇:Rethinking the radiator by Rochus Jac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