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点击进入下一页

饱和潜水系统包括拥有船上(也可设置在水下)高压居住舱和下水潜水钟,是潜水员大批量、长时间、不间断进行深水作业的手段。由于潜水员长时间处于高压封闭状态,取消了每次作业后繁琐、危险的减压时间,大大提升了深海作业效率和作业深度。

9月6日15时30分,随着4名潜水员走出饱和潜水高压实验舱,一项亚洲模拟饱和潜水实验深度新纪录由此诞生——493米模拟巡潜深度、480米氦氧饱和模拟潜水实验的成功,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9个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潜水员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作业技术的国家。

试验成功不仅具有经济建设意义,更具有军事意义。

自世界上第一艘潜艇问世以来,失事和沉没事故就一直伴随着潜艇应用和发展的全过程。如何在大深度条件下救援失事潜艇艇员和打捞潜艇,已成为世界性问题。

在潜水技术中,一般把“水下作业时间短、减压时间漫长、工作效率低”的潜水方式统称为常规潜水。出于安全考虑,国际上把常规潜水的最大安全深度一般限制在120米以内。

饱和潜水是一种适用于深度大、开展长时间作业的潜水方式,也是目前人类直接向深海进军的唯一手段。

饱和潜水原理可以这样来理解:即潜水员在高气压下长时间暴露,使其体内各组织体液中的惰性气体达到完全饱和的程度,在此基础上,只要环境压力不再改变,不论暴露时间如何延长,其减压时间都是相等的,因而可以大大提高潜水作业效率。

当潜水员在某一压力下连续停留24小时后,身体组织中溶解的惰性气体量也就达到了最大限度。

严格地说,这时吸入的惰性气体与呼出的量相等,处于动态平衡。机体被惰性气体饱和得愈多,其安全减压时间也愈长。如果溶解量达到一定极限,不再增加,其减压时间也可始终保持不变。

比如,在水下100米停留生活作业24小时,和长期停留生活工作24天、甚至48天一样,最后可以用完全相同的减压时间一次性地安全减压回到常压。

密闭的潜水钟,可与船上高压居住休息舱对接,这是高压封闭作业的关键。作业期间,潜水员休息时生活在有10公斤压力的居住休息舱内,工作时经过渡舱进入潜水钟,再由潜水钟送至100多米的深海中停留,随后,潜水员从潜水钟中出来独自完成阀门拆换、电氧切割等潜水作业。然后休息时再通过潜水钟回到居住休息舱即可。由于压力没有变化,水下作业可以分批分组连续进行,最后结束在舱内一次减压完成,效率极大提高。

按照国际惯例,当潜水作业深度超过120米、时间超过1小时,一般采用饱和潜水。目前,饱和潜水已广泛应用于失事潜艇救援、海底侦察、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考察等军事和民用领域。

因此,从军队建设角度来看,本次试验成功将提升我军深海作战战力。

因为,潜艇一旦出现事故,救援的难度非常大。尽管现在有深潜器等装备,但是涉及到具体的救援作业方面,深潜器上的机械手还达不到要求,绝大部分精细作业还需要潜水员来完成。

结合实验组织培训班,从65米、250米到这次的480米,培训了一批能适应饱和潜水的骨干,而且现在用的这套设备,跟部队的设备从功能上、操作上类似,保障人员只要掌握原理,回去就能操作设备。

所以,这个实验标志着我国的水下救援能力和保障能力会有质的跃升。从这一点上看,它已经直接提升了我国深海海底的军事能力特别是海底战斗力的生成。(吴德强)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常规潜水的最大问题是每次潜水员从水下高压环境回到水面上需要长时间缓慢上浮,以便平稳减压,非常耗时。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即便如此,在出水暴露于常压大气之后,常常又要重新进入高压舱进行更和缓的减压过程,全程非常繁琐、折腾且危险。不少潜水员都得了减压病,甚至因此丧命。潜水作业的效率更是大大降低,绝大部分时间都花在减压上。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57年,美国海军潜水生理学家Bond提出了使潜水员在水下高压环境长期停留生活工作,以提高潜水作业效率的饱和潜水新概念,并根据美国海军的深潜系统进行了一系列实验。1962年,美国的Link在海上现场进行了代号为“人在海中-1”系列海上饱和潜水实验,取得了成功,再次通过实践验证了饱和潜水的原理,成为开拓海洋内层空间的先驱者。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81年,美国完成了一次命名为“亚特兰蒂斯-3”的模拟实验,3名潜水员呼吸氦氮氧三元混合气,模拟潜达最大深度为686米,在此深度停留了24小时。在该次实验中,潜水员在大于650米的深度下共生活工作了7个昼夜。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实验证明:采用饱和潜水技术,人类可以进行大深度潜水,甚至可以达到以前难以想像的深度。据了解,英、美、瑞士、挪威、法、德、日本、俄罗斯等8国已先后突破400米深度。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88年,法国COMEX公司在地中海成功的进行了一次命名为“HYDRA-8”的现场氢氦氧混合气的饱和-巡回潜水实潜实验,潜水员在534米海底有效完成了规定的作业任务。这是目前人类真正到达的最深海底。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92年,法国COMEX公司又进行了一次命名为“HYDRA-10”的人体氢氦氧混合气模拟饱和潜水实验,深度达到了701米,压力为71.1个绝对大气压。这是当前人类承受压力的最高世界记录。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94年,俄罗斯的潜水医学机构曾进行了大深度的动物实验研究,呼吸氦氧混合气的饱和潜水最大深度达101个绝对大气压;大鼠呼吸氢氦氧混合气的饱和潜水最大深度达120~190个绝对大气压(12-19米Pa),证明生物可以承受压力的研究空间还是很大的。理论上人类可以穿着潜水服潜入1000米甚至2000米深的海底。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近10年来,日本几乎每年都进行饱和潜水训练,多次深度超过400米。2008年日本海上自卫队在海上完成了440米饱和潜水实际作业训练,实际潜深达到450米。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和潜水已广泛应用于失事潜艇救援、海底施工作业、水下资源勘探、海洋科学考察等军事和民用领域。世界各大国都十分重视饱和潜水技术研究。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75年,中国海军医学研究所开始进行饱和潜水动物实验研究,开辟了中国饱和潜水的领域。

经过动物实验研究,在1976年,在海军医学研究所建立了中国第一座饱和潜水实验舱,并在国内首次将饱和潜水实验研究过渡到人,进行了模拟空气饱和潜水实验,实验深度20~30米,共进行七次实验26人次,培养了中国第一批饱和潜水潜水员、生命支持系统技术人员和医学保障人员。

随后,上海海难救助局打捞、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共同进行了30人次的40米空气巡回潜水。

1977年,由海军医学研究所和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共同负责,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烟台打捞局、广州打捞局、上海海员医院和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等单位参加,在海军医学研究所饱和潜水舱和上海打捞救助局(1次)的加压舱首次进行了饱和深度为20米、30.5米、36.5米的6次共计36人次的氮氧饱和潜水实验,实验中进行了181人次50~70米的空气巡回潜水。

1979年和1981年,在“南海二号”3X饱和潜水设备系统又开展了国内首次模拟氦氧饱和潜水人体实验。实验由交通部海上救捞科研院和石油部南海石油指挥部联合主办,海军医学研究所、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上海海难救助打捞局共同参加。实验深度为120米模拟氦氧饱和-165米模拟氦氧巡回潜水和302米模拟氦氧饱和,参加饱和潜水实验人员均为3人。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1982年,海军医学研究所、海军某试验区和原海军411医院在S米-358深潜器-饱和潜水设备进行了模拟4人次200米氦氧饱和模拟人体实验,实验获得成功。

1987年,在海军某潜水母船上,海军医学研究所和海军东海舰队共同主持,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参加,应用英国进口的200米饱和潜水设备系统进行了中国首次氦氧饱和潜水海上实际实验,8名潜水员进行了80米氦氧饱和-100米巡回潜水的人体实验,巡回潜水18人次。 

1989年,在与法国技术合作交流的基础上,海军医学研究所在500米饱和潜水系统进行了模拟350米氦氧饱和-376米巡回潜水人体实验,高压下暴露20天。这是20世纪中国模拟潜水的最高纪录。

1989年,第二军医大学海医系和海军东海舰队,应用英国进口的200米饱和潜水设备系统进行了海上100米氦氧饱和-112米巡回潜水的人体实验,4名潜水员参加实验,进行了4次巡回潜水。海军医学研究所与南海舰队在某海域共同进行了8名潜水员的120米氦氧饱和-150米巡回潜水训练,进行了20人次巡回潜水。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但是,在2010年之前,中国的模拟潜水和实际潜水还分别停留在376米(1989年)和182米(2001年)的水平上,分别都没有突破400米和200米大关,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2010年8月,中国海军在上海开始了480米模拟潜水实验,成为世界上第9个掌握突破400米深度、潜水员直接暴露在高压环境下作业技术的国家。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仪表显示实验舱内加压到480米,潜水员打出横幅纪念这一时刻。从饱和潜水的实践中,科学家逐渐发现,从饱和潜水深度继续向更大深度下潜,在一定深度时程范围内返回原深度,可不经过减压的程序,这就是巡回潜水的概念。以中国模拟饱和潜水实验为例,480米为模拟饱和潜水深度,493.00米则是巡回潜水的深度。

400米饱和潜水获突破 直接提升中国深海军事能力

左起依次为参试潜水员倪磊、孙志江、李刚、叶永利。

上一篇:SiTech - Urine Dump Valve Mini

下一篇:The art of drinking and div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