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七套《军事纪实》 7月31日20:03分播出 大型电视纪录片《平安奥运》第四集“降魔神兵”
编导 娄石
央视七套《军事纪实》
大型电视纪录片《平安奥运》第四集“降魔神兵”
何金峰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连 长
它是一种使人呼吸道中毒的一种毒气,它也属于速杀性的毒剂。当时使用沙林的浓度也不是特别多,它的杀伤力是非常大的。通过我们刚才说的日本地铁沙林事件就完全可以证明这一点。
虽然恶贯满盈的麻原彰晃最终受到了审判,但五千条生命被瞬间杀伤的毒气事件给全世界留下了一个巨大问号,类似的事件还会不会发生?
王从现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团 长
现在看来,从这几年恐怖分子实施恐怖的手段来看,化学恐怖袭击,因为化学原料得到很容易,技术现在基本上是普及的,有一点化学知识的人都可以得到一些有毒的东西,而且施放的方法也很多,所以可能性很大,就是化学方面。
在现代社会中,地铁由于自身的密闭和人员流动性较大的特点,很容易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
何金峰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连 长
恐怖分子想要造成化学袭击的主要目的就是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造成一定的国际影响,我想地铁站里面是经常人数是比较多的,乘车的人也比较多的,便于他实施逃脱,我想恐怖分子第一首选的地方应该在地铁站。003341
为了防止东京的惨剧重演和保障奥运会平安,一支专门应对大规模杀伤武器的防化部队早在2007年初夏就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战士们还为这样的训练起了个名字,叫“魔鬼三关”。
防化兵分为侦察和洗消两大专业,侦察专业的任务是第一时间冲进染毒现场,对未知毒剂的种类和浓度进行侦检,以及对染毒人员进行救治。所以,体能是防化侦察兵们要过的第一关。
柳叙臣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连 长
你想戴着防毒面具,穿着防毒衣,本身呼吸非常困难,如果他肺活量不够的话,在执行任务过程中,自己的气就不够用的,没法完成任务。
虽然是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面具的工作原理就是通过滤毒罐,对毒气起过滤作用的,它本身进气口就不大,可能是两平方厘米一个小孔进气,你想这么一进气在强运动之下呼吸肯定是跟不上的,缺氧,整个面具贴在脸上,一张一缩。
为了不耽误下午的专业训练,这样残酷的体能训练经常被安排在中午时分进行。顶着炙热的太阳再戴上丝毫不透气的防毒面具,一次长跑下来把战士们都“折磨”得苦不堪言。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两个字,难受。刚跑还好,到七八百米的时候你的呼吸根本供应不上,这就需要你坚持,就是越跑越感觉难受,这是第一次的经历,第二次还是这样,甚至重复十次、二十次,仍然会很难受。
为了达到连长的要求,好动的战士们利用各种机会提高自身的肺活量。
这样打篮球的场面应该是防化部队独有的,在球场上带着面具的防化兵们显得斗志昂扬。他们的肺活量也在激烈的拼抢中逐日加强。
打篮球,长跑,不断的训练一直持续了一个月之久。侦察兵们在不知不觉中冲破了自己的体能极限,他们的心肺功能完全适应了呼吸受阻时的剧烈运动。
但这仅仅是一个开始,还有更多的难关等待他们去闯。
为了能够更适应北京奥运安保任务需要,部队特地把低浓度的毒剂模拟剂搬到了侦毒训练场上。但战士们并不知道其中有假,这样的训练方式仍然让他们胆战心惊。
战士们全都自觉地加强了全身防护训练。
训练大纲要求防化兵在一分三十秒内完成防护,经过反复地训练,战士们都能在三十秒内完成。但是在实战中,防化兵不可能只在白天执行任务。所以连长把他们关进了漆黑的车库中进行防护训练。这是他们继体能后迎来的第二个难关——黑暗防护。
柳叙臣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连 长
毒物这种东西危害性非常大,你是用眼睛看不到的,需要我们侦察兵到里面侦察。我们的防护服都是有防护时间的,所以对战士的心理的素质要求是非常高的。
何金峰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连 长
就是要提高他心理承受能力,本身我们的黑暗的环境就能够引起人们的恐慌,增加他的心理压力。
这看似刁钻的训练方式让原本防护熟练的战士们顿时慌了手脚,乱成一团。
同期声
我的手套呢?别踩我衣服!你别拿我东西!
当车库大门打开时,眼前的侦察兵们让连长哭笑不得,防化服被他们穿得各式各样。合格率仅仅为40% 。
连长同期声
这次训练很失败,充分表明我们的心理素质不过关……
连长的训斥让侦察兵们很受打击,好强的他们一连半个月都把自己关在漆黑的车库中。高强度的训练终于使侦察兵们在漆黑的光线条件下也能够做到从容防护。当车库大门再次被打开时,他们以高标准的防护能力迎来了走进“毒剂”训练场的日子。
尽管通过了防护训练,但“真实的毒剂”仍然会让新兵们很紧张。他们一遍遍地检查着自己的防护服,生怕有一点漏洞。
柳叙臣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连 长
因为毕竟是“毒区”,毕竟是非常危险的地方,对人本身是一种比较巨大的考验,心理上的压力,可能是要担心一些,有一种恐惧的心理。
对于第一次接触“真实毒剂”的新兵们来说,他们深知军用化学毒剂的威力,这种压力随即变成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恐惧。由于从事专业的特殊性,他们的心情又不能对家人诉说。此时班长就成为了他们最好的倾诉对象。
田德江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一般情况下,我们不要告知自己的父母你是干什么的,新兵就在心里憋着,他们会问班长,上了侦毒场我会不会中毒?我中毒了你能不能救我啊?提出很幼稚的问题
当忐忑的新兵们防护严密地走进“毒气场”后,他们迎来了第一个科目——观毒判毒训练。这是防化侦察作业最难掌握的一项,也是他们要闯的最后一关。
观毒判毒是指通过肉眼观察“毒剂”的物理状态,初步确定“毒剂”的种类,为下一步选取适当种类的试管进行精确侦检提供初步的参考。
在这片宽阔的训练场上,有四十个侦察点。每个点在“毒剂”种类,染毒介质和染毒时间上可谓暗藏玄机。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在树叶上,在石头上,在哪个时期,有不同的症状,都要反复的研究,刚染毒是一种症状,经过10分钟20分钟是一种症状,惟一的办法就是多练习。
不知情的新兵们围着毒剂模拟剂细心地听班长传授观毒判毒的经验,通过对比同种“毒剂”在水中和树叶上等多种介质的不同表现,熟记“毒剂”的特点。
这第三关的难度非比寻常,要掌握这么多的内容,死记硬背是肯定不行的,侦察兵们开始了侦毒的实际操作训练。防化兵的侦毒是将挑选出与“毒剂”相应的试管插进侦毒器,通过侦毒器把“毒剂”样本吸到试管中,通过样本在试管中变化的颜色来判定“毒剂”的种类。而挑选试管的惟一根据就是观毒时的判断。
初次侦毒的侦察兵们通常要在一个点上耗费很多时间,用掉的试管也不计其数。
田德江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观毒判毒是给一个人提供依据,你这方面掌握不好的话,你往侦毒场上一站,做的时候没法做,因为我不知道这是什么毒,我怎么做?拿一个(试)管一个(试)管去试,那就浪费了我们的时间。
为了节约时间,侦察兵们只能在观毒判毒时集中全部精力。天气渐渐炎热,模拟剂可以和真实毒剂一样在高温中充分挥发。这可以说是侦察训练的最佳时刻。但是高温让侦察兵的训练难度倍增。毒辣的太阳,密不透气的防护服使侦察兵们吃尽了苦头。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那就是整个感觉有蒸汽的笼笼罩着你,不停地向你身体上洒热量,蒸发着让你的汗往外出,如果说侦毒下来,身体上,你所穿的衣服没有一个地方是干的。
但是,为了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奥运安保的训练,侦察兵们只能在高温中默默忍受。天气越来越热,用掉的试管也越来越多。
刻苦的侦察兵们也在不断重复的训练中迅速掌握了各种“毒剂”的特性。侦毒的速度越来越快。新兵们终于闯过了三关。
但此时老兵们却心急如焚。近一个月时间他们都忙于向新兵传授本领,自己几乎没有时间训练。为了赶上训练进度,他们必须加大自己的训练强度。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我们侦毒场,你们也见了,是8条线,40个点,那一次我一上侦毒场,侦了40个点,将近一个半小时多。
超标准的训练让张晓涛明显感觉不适。当张晓涛从侦毒场上下来时,突然重重地一头栽倒在地。大家急忙把他抬到医疗点。脱掉他的防护服后,军医发现他瞳孔已经缩小。初步判断是由于训练时使用模拟剂造成的伤害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沙林的中毒症状是瞳孔缩小,视力模糊,肌肉收缩,惊厥,它是神经性毒剂,毒剂进入你的神经之后会产生一种毒化酶,让你的精神极度亢奋而中毒。
官兵们训练使用的虽然是沙林毒剂的模拟剂,但也含有一定毒量。战士拿来了急救用的解磷针准备给张晓涛注射。而此时张晓涛症状单一,到底是不是沙林毒气中毒谁也无法迅速作出准确判断。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如果在这个时候给你注射解磷针,这是盲目了,本身解磷针含有毒剂,如果不是染毒而注射解磷针,很可能会造成解磷针的中毒,这样也是非常危险的。
不注射有危险,注射还是有危险,到底怎么办?在这分秒必争的紧急时刻,军医大胆地做出了最后的决定——等!
他把解磷针紧紧攥在手里,一旦张晓涛出现其他症状立即准备注射。
时间一秒一秒地过去,张晓涛一直没有反应。这祸福难辨的情况让大家都死死地盯着昏迷的张晓涛。军医的脸上不断渗出汗水,手中的解磷针都快被他捏碎了。
忽然,张晓涛的手动了一下,军医立即上前对他进行了检查。经过检查,张晓涛是因为体力严重透支再加上高温造成的昏迷,已经没有大碍。
张晓涛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侦察专业班长
我们是第一拨冲进毒剂现场的,要面临毒剂给我们生命带来的威胁,更加承担后续分队的生命安全,正因为有这么大的压力,所以我们今天要刻苦地进行训练,把这种压力转化成一种刻苦训练的动力。
他们就是侦察专业的后续分队——洗消专业。洗消专业主要负责在侦察专业查明毒剂种类和染毒范围之后,对场地和人员进行清洗消毒。洗消专业分为车辆、建筑洗消;道路喷洒洗消以及对染毒人员洗消。
在炎热的夏天,这个每天与水打交道的专业让暴晒后的侦察兵们羡慕不已,但是他们或许并不知道,洗消是防化兵训练大纲中惟一要把作业时间精确到秒的专业。
李 勇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洗消专业班长
我们在消除过程中都有一定的标准,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是750个(升)水,9分30秒必须完成,所以水量这方面我们控制的,比如我们打一次的过程中,时间快,可能水量就超了,时间慢,可能水量达不到标准。
洗消专业与侦察专业最大的不同除了精准之外更重要的是配合。这可以说是最难做到的,每个人在精确控制水量的同时还要照顾到其他人,这在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
李 勇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洗消专业班长
四个人刷一辆车,组长跟司机负责车辆的大车侧板,一号、二号对我们车辆地盘,车头进行洗消,四个人分工还是比较明确的,各干各的,刷的都是一模一样,但是我们最后是同一时间完成,在同一个地方会合。
除了对车辆和建筑进行洗消之外,这四个人还担负着道路喷洒洗消的任务。一辆洗消车可以同时打开前后两个喷头对道路进行地毯式清洗。附着力再高的毒剂经过双喷头往返两次的清洗也会被彻底消除。
而负责洗消的淋浴专业则是洗消兵中最特殊的群体,虽然都是洗消兵,但是他们工作少一个人都无法完成。
涂晓萌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洗消专业战士
我们洗消专业讲究配合,侦察可以人就完成了,尤其我们淋浴,淋浴比喷洒配合性还要强,比如我们搭架子的时候,所有工序都得四个人配合一块儿完成。
在最短时间内搭设帐篷是淋浴专业的拿手绝活,一个可以容纳三十人洗消的大帐篷他们四个人仅仅在六分钟内就能完成。而训练大纲上要求是在二十分钟内架设完毕。
在淋浴专业中,最让人感兴趣的就是他们车载的大锅炉。启动电机后仅仅五分钟就能烧好可供一百人洗消的热水。这为染毒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了及时快捷的保障。当大家走进他们亲手搭设的帐篷淋浴时,他们都会觉得很自豪。
涂晓萌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洗消专业战士
我们这个专业还是比较有用的,又能洗消,又能洗澡,一般我们在外面训练的时候,那么热的天,大家都累了,训练下来,找一个河,找一个水溏,水泵一放就可以洗了,找他们都不会,就得找我们。
2008年四月随着奥运会的日益临近,备战的气氛在部队越来越浓,一次抽查式的实兵检验在悄悄地筹划着。
四月中旬的一天,刺耳的警报声突然响彻营区。某开阔地受到高浓度化学毒剂袭击,防化兵立刻出击。官兵们从营房中一跃而出,各个专业迅速登车,向事发地点实施机动。一百多米长的庞大车队从听到警报到开出营区用了仅仅几分钟时间。
靠近染毒区域后,侦察兵立即跃出车辆,向毒区快速跃进。他们四人一组分别在不同位置侦检毒剂种类,浓度和染毒边界。一年的训练让侦察兵们不到三分钟就完成了任务。
侦检完毕后,洗消各专业火速赶到相应位置准备展开。四人一组对刚冲进“毒区”的车辆进行彻底消毒。九分三十秒,所有车辆准时消毒完毕。
与此同时,道路洗消分队打开双喷头进入染毒现场。四辆喷洒车同时对染毒路面反复进行无差别消毒。确保现场无毒剂残留。
淋浴专业在上风处架设帐篷完毕,等待对所有进入“毒区”的人员进行彻底消毒。
这次实兵检验让防化兵们一年来的训练成果有了最直观的展现。而他们将用自己的训练成果迎接
王从现 北京军区防化兵某部 团 长
我想奥运会不管是对谁,因为是在中国举办,对每一个中国人都有很深刻的意义,对于一个军人,尤其是像我们,专业兵种,我觉得也是一个检验我们实战效果的一个机会,虽然不是在战场了,但是奥运安保工作任务也很重,我们觉得很光荣。
为了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为了不让“东京地铁沙林事件”的惨剧在中国上演,防化兵们一直拼尽全力地训练着。在奥运会金灿灿的奖牌背后,你是否能看到他们面具后那坚毅的双眼。